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评估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 素,为健康评估和健康计划提供依据。 |
2 | 内科 | 通过视、触、叩、听等手段,检查心脏及血管杂音、心包摩擦音;检查肺部呼吸音、呼吸频率快慢,有无干湿性 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肝脾是否肿大、有无包块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是否正常,肌力、肌张 力、生理反射是否正常等。 |
3 | 同型半胱氨酸 | 血HCY增高会大幅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还 伴有高血压病史者,是动脉粥样硬化 的主要危险因子,可影响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功能,对正常肝脏功能 产生负面作用。 |
4 | 动脉硬化 | 对动脉的弹性、硬化程度及动脉管腔的阻塞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早期预测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脑梗等)的风险及 疾病的发展趋势 |
5 | 经颅多普勒(含报告) | 有效、无创脑血管检查方法,能反映脑血管器质性疾病,评估脑血管功能及供血情况,判断脑动脉硬化、脑供血 不足、脑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的部位及程度。 |
6 | 脑卒中筛查 | 检查血管的流速和压力,是反映脑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中风的预警信号。 |
7 | 心脏彩超(含超声计算 机图文报告) | 含各心腔及大血管血流显象、左心功能测定、彩色室壁动力(CK)、组织多普勒显象(TDD、心内膜自动边缘检测 、室壁运动分析等。检查心腔内结构、搏动和血液流动,评价心脏功能,预警和评估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 糖尿病、冠心病等风险。 |
8 |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 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
9 | 血脂常规 | 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用于评价受检者的脂肪代谢水平,血脂代谢紊乱情况,辅助检查糖尿病、肾病、肥胖、高 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及肝硬化等。 |
10 | 颈、椎动脉彩超(含超 声计算机图文报告) | 检查颈动脉、椎动脉血管弹性、内膜厚度,判断颈动脉粥样斑块、管腔狭窄。预警和评估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 冠心病、脑卒中等。 |
11 | 人体成分 | 分析脂肪、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等人体主要成分,在人体中比例情况,测量体重、肌肉量、内脏脂肪水平等 |
12 | 空腹血糖 | 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 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
13 | 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是否空腹及降糖药物的影响,可用于筛检糖尿病、预测血 管并发症、鉴别高血糖原因,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
14 | 心肌酶 | 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等,是心肌梗死、肝炎、溶血、 肿瘤及肾、肺、肌肉等多种疾患的辅助诊断 |
15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 | 血管炎症特异性标志物,①增加可以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性的增加,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 的分析评估, |
16 | 血液流变学检测 | 血液粘度反映血液运输及供应状况,测定血液粘度对于了解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性,解释由于血液粘度增加而导致 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规律,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17 | 血常规 | 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筛查血液系统疾病,评价骨髓功能,有助于临床 急慢性感染、病毒性疾病的判断;有助于了解有无贫血及贫血分类;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等。 |
18 | 静脉采血 | 静脉采血 |
19 | 采血管及其他材料费 | 采血管及其他材料费 |
20 | 健康管家 | 检前、检中、检后健康管家全程跟踪服务 |
21 | 健康档案 | 建立健康档案,可进行历年数据对比 |
22 | 专家报告分析及解读 | 给予体检报告后的健管管理方案,提供更优质的检后健康管理服务 |
23 | 营养早餐 | 免费提供营养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