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检查及体格检查2
血压检测、体重指数测定;内科: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常规检查: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筛查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超重/肥胖、高血压;采集疾病诊断所需的重要参考资料;检查疾病的异常体征
血常规+CRP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相蛋白,它是高度灵敏的炎症指标。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很低,而在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显著(10倍甚至百倍)升高,而且上升和下降都很迅速。
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包括蛋白系类指标、转氨酶系列指标、胆红素系列指标、血清蛋白电泳等。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可直观反映各种蛋白百分比,可以较好地辅助诊断肝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甲状腺功能检查8项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常见的甲功检查项目有T3、T4、TSH、FT3、FT4以及抗体等,临床上根据检查数目不一样常分为甲功三项、甲功5项、甲功全套等检查。
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体内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人体内的非必须氨基酸,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血栓弹力图试验
血栓弹力图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指标,影响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一般需抽血后,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
胃功能检查
胃功能检查是一种通过病人血清,测定其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粘膜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方法。具体检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肿瘤标志物7项(男)
癌胚抗原CEA、CA199、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原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724、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
鼻咽癌三项筛查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肺癌7种自身抗体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男性肿标PSA、女性的肿标CA125、EB病毒抗体等,还有其他很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将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是目前临床筛查肿瘤的常用方法。(具体检查项目,不同体检机构略有差异。)
体液免疫全套
免疫检查通常是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补体C3和C4等的检查。其浓度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在某些疾病情况下,这些指标的浓度将出现升高或降低,从而具有疾病诊断的价值
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检测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且对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感染、恶性肿瘤等)的辅助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可反映病人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睾酮检测
血浆睾酮的测定在临床上对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男子性功能障碍 、女子性征异常、 性早熟 、性幼稚等)有辅助诊断的作用。睾酮有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刺激性欲,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维持前列腺和锦囊的功能。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相关,维生素D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
高血压三项
高血压抽血检查包括血液生化(钠、钾、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根据需要可选择以下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血儿茶酚胺等。
尿常规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一般选择新鲜晨尿作为样本。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 酸碱度等。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达。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对比人的DNA序列,了解哪个基因的序列出现了(或要出现)变化,与之对应造成了(或可能造成)哪些疾病。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ST段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肝纤维化无创检测
肝纤维化超声诊断是利用超声技术,评估肝纤维化进程、指导临床用药、评价疗效的一种方法,目前临床普遍应用,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简便价廉、无创等优势。
腹部彩超(男)
对人体腹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器官进行检查(具体检查器官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及早发现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还可依据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供情况,鉴别良恶性等。
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质疏松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
CT胸部
胸部的CT是通过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胸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对X线胸片发现的问题作出定性诊断。肿块:(1)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或钙化性;(2)明确肿块的位置、范围,查明肿块与纵隔的解剖联属。
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
经颅多普勒可获取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及在婴幼儿经未闭合的前囟检查颅内病变。
外周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而各种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壁弹性、结构性改变,改检查可以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
幽门螺杆菌检测(碳13呼气试验)
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具有非侵入性、准确、特异、快捷等特点。被检测者口服核素(C13或C14)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就可将核素标记的尿素分解为核素标记的CO2,CO2弥散入血液后经肺脏呼出,通过收集检测呼气中核素标记的CO2,即可判断是否存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体质检测
中医专家根据体质类型制定养生调理和治疗方案
人体成分分析检测
人体成分分析测量时间快速,能测得您的众多身体成分数据, 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重、肌肉量、体脂肪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内脏脂肪水平、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等,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磁控胶囊胃镜
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的方法。
超声波洁牙
俗称洗牙,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泽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
心理健康检测+心率变异分析仪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测验(EPQ)成人版、精神压力分析仪(心率变异分析仪)是用于全面评估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精神压力水平,从而主客观反映心身状态,对个体心身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甲状腺彩超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的结构,了解有无肿物、结节、肿大、炎症;可发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胃肠道彩色超声检查
对胃部进行检查,提供胃壁癌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有时能估计病变侵犯胃壁的程度。也可发现早期胃癌,特别是能了解胃周器官的转移情况,弥补胃镜和 X 线检查的不足。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脏彩超是指利用彩超设备,对心脏的心房、心室及血管结构,进行动态显示,以了解有无病变、评估心脏功能。
颈动脉彩超
通过观测颈动脉IMT厚度、动脉硬化斑块、血管内径及狭窄等,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客观评估颈动脉是否存在病变。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