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静脉采血 | |
2 | 一般情况 |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基本健康状态参数,用于诊断高血压、肥胖、消瘦、矮小症等,为相关科室的诊断提供依据。 |
3 | 人体成分分析 | 测量人体成分:体脂肪、肌肉、水分、矿物质、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非脂肪量等各项健康指数,有效指示客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4 | 内科检查 | 心率 、心律 、心脏杂音 、心界 、胸部、肺、腹部、肝胆脾触诊等。通过望、触、叩、听等物理方法检查心、肺、肝、脾、肾及神经系统等脏器的基本情况,寻找疾病有关线索,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5 | 眼科常规检查 | 视力、辨色力、眼睑、结膜、泪器;通过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瞳孔、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 |
6 | 耳鼻喉科一般检查 | 听力、外耳、外耳道、鼓膜、鼻腔、鼻窦、咽、扁桃体等,检查有无中耳炎、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咽炎、声带疾病。 |
7 | 心电图 | 利用图形描记与心脏跳动有关的电位变化,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心脏病变。 |
8 | 骨密度 | 利用超声原理测量人骨中骨矿物质的含量指标,具有无辐射、快速、准确的特点。 |
9 | 经颅多普勒 | 利用超声原理来检查脑部血管的功能状态,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的特点,对诊断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畸形或栓塞等,对血管性头疼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0 | 腹部彩超 | 肝、胆、脾、胰、双肾。检查诊断炎症、囊肿、肿瘤、结石、梗阻、血管瘤、肝硬化、脂肪肝、肾癌、游走肾、膀胱癌、膀胱畸形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彩色超声断层图像诊断。 |
11 | 心脏彩超(4部位) | 可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各部位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直观和形象的显示心内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有无血流紊乱及异常通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风心病等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心包炎等有帮助。 |
12 | 甲状腺彩超 | 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甲状腺疾患,如:肿大、炎症、腺瘤及癌变等,简便快捷,准确性较高。 |
13 | 颈动脉彩超 | 颈动脉彩超检查可显示血管壁的厚度及其病理特征、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及狭窄程度,为临床预防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对脑卒中的防治有较大价值。 |
14 | 前列腺彩超 | 可以清晰显示男性内生殖器的状态,病理改变;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钙化等部位有诊断意义,提供高清晰度的动态彩色超声断层图像诊断。 |
15 | 血常规 |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从该检查中发现早期迹象。例如,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疾患,而贫血时表现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偏低。 |
16 | 尿常规 | 该项检查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简单并且准确的方法,如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也可在该项检查中出现异常改变。 |
17 | 肝功能十二项 | 谷丙转氨酶(ALT),是肝细胞受损害最灵敏的检查项目,增高见于各类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此外也可见于胆道疾病、心肌、骨骼肌及其它疾病。 谷草转氨酶(AST) ,测定血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心肌及肝脏疾病和观察预后。 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时多为肝胆、骨骼及甲状旁腺疾患。 谷氨酰转肽酶(GGT),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 胆红素三项,了解肝脏的排泄功能。 蛋白4项,可作为肝脏疾病的指标,并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 |
18 | 肾功能三项 | 尿素氮(BUN),是肾脏滤过代谢的最终产物,当肾功能损害时,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此时血清中之尿素氮数值升高。 肌酐(CR),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酸(Ua),痛风、肾功下降、代谢综合征及尿酸类肾结石等,尿酸会偏高。 |
19 | 血脂四项 | 总胆固醇(TCHO),含量过高,易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脑中风、胆结石等疾病。 甘油三酯(TG),来自脂类及碳水化合物,当数值偏高,则易患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肥胖症、脂肪肝等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HDL),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其血中含量低则易患血管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LDL),血中含量低则易患血管硬化,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 |
20 | 空腹血糖 | 检测血清中葡萄糖水平,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
21 | 癌胚抗原(CEA)(酶免) | 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CEA超过20 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消化、生殖道肿瘤有诊断意义。 |
22 | 甲胎蛋白(AFP)(酶免)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筛查肝癌时最好配合腹部B超检查)。 |
23 | 癌抗原19-9(CA19-9)(电发光) | 用于 胰腺癌、各种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的筛查,妇科肿瘤也有部分增高。 |
24 | EB病毒EA抗体(EA-IgA) | EA-IgA是EB病毒的早期抗原,阳性说明感染过EB病毒,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较密切。 |
25 | 癌抗原50(CA50)发光法 | 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
26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发光法) | 血清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它对早期没有症状的前列腺癌的诊断很有意义。正常情况下,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糖蛋白,直接分泌到前列腺导管系统内。它的正常功能是帮助精液凝块水解液化,与男性生育力有关。当前列腺发生癌时就破坏了血—上皮之间的屏障,而癌分泌的PSA亦多了,致使PSA直接进入血内,癌的恶性程度越高,对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破坏越大,血清中PSA越高。 |
27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发光法) | 主要用于筛查男性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和前列腺肥大。 |
28 | 胸部正位DR | 对支气管、两肺、心脏、胸廓、胸膜、纵隔及膈等部位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上的依据。 |
29 | 颈椎侧位DR | 可通过观察颈椎曲度等改变,是诊断颈椎病变的常用诊断方法,DR片可使病变更明显,观测更清晰。 |
30 | 肝硬度定量测量 | 适用于各种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的检查。 |
31 | 同型半胱氨酸(HCy) | 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而且可以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
32 | 脂蛋白(a) | 通过冠心病危险因素监测,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尤其是进行有效的防治,对减少或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33 | 心肌酶4项 | 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用于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脏疾患等的辅助诊断。 |
34 | 血沉(ESR) | 风湿、类风湿血沉加快,其他如肿瘤、组织炎症等血沉同样加快。 |
35 | 风湿三项 | 抗链“O”定量检测(ASO),抗链“O”增高提示链球菌感染,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C反应蛋白(CRP)定量检测,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类风湿因子(RF)定量检测,类风湿性疾病RF阳性率高。 |
36 |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 幽门螺旋杆菌(HP-lgG)是生长在胃粘膜内的一种细菌,医学界已证实此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部份胃癌及部份胃淋巴瘤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胃溃疡,胃窦炎有较高诊断价值,该项检查可检测以往有无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 |
37 | 甲功3项 |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电发光、促甲状腺素(TSH)电发光、游离甲状腺素(F-T4)电发光,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减退,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指标。 |
38 | 营养早餐 | 丰富多样的营养早餐 |
39 | 网上免费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