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心率、心律、心脏杂音、胸部、腹部、肝胆脾及神经系统等触诊
血常规(五分类)
通过检测血液细胞的计数及不同种类细胞、成分的分类来反映身体状况体检项目项目包含: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LY%)、单核细胞比例(MONO%)、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
肝功能检测(八项)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I)、总胆红素(T-BILI)、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氨酶(GGT)
肾功三项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和成分(水分和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维持机体内环境(血压、内分泌)的平衡。变态反应、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性疾病、全身循环和代谢性疾病、药物、毒素等对肾脏的损害,均可影响肾功能,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检查指标的异常,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义。
脂类分析
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α
心功能检测
无创心功能检测也称无创心脏血流动力测定,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费用低廉等特点,而且可连续监测多个参数,因此在健康人群体检普查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风湿检测
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血清转铁蛋白
测定血清铁蛋白是判断体内铁贮储量的重要指标。在诊断缺铁性贫血、铁负荷过度、营养状况调查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铁蛋白作为一种肿瘤 标志物 ,对临床某些恶性肿瘤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以复合物和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胞质中,当心肌损伤时,肌钙蛋白I即可释放人血液中,血清肌钙蛋白I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诊断心肌梗死,判断微小心肌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体内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人体内的非必须氨基酸,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可反映检查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
脂联素ADPN
脂联素(ADP) 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
甲功五项
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分泌的重要激素,它有促进营养代谢、体格生长、大脑发育、完善神经和心血管功能等诸多作用。甲状腺功能五项一般是指:TSH(促甲状腺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具体检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
甲状腺相关抗体(二项)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测定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及胎儿肠组织中,故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除见于消化道癌外,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连续监测癌胚抗原水平还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糖类抗原(CA19-9)
糖类抗原CA199又称胃肠癌相关癌抗原,是用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细胞表面分离出来的单唾液酸神经节糖苷脂作抗原。正常人的分泌物如唾液、精液、乳汁、消化液中也存在。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724(CA724)是被两种单克隆抗体(CC49和B72.3)所定义的肿瘤相关糖蛋白,第一种单克隆抗体CC49是抗高纯度的TAG72抗体,第二种单克隆抗体B72.3是抗人转移乳腺癌细胞膜的抗体。CA72-4是胃肠道肿瘤的标志物。
糖类抗原(CA-153)
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其他肿瘤如肺癌,肾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肝癌等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糖类抗原(CA-125)
CA125是一种卵巢癌相关抗原,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同时也是手术切除、化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在某些良性疾病中也可升高。
肝癌三项
甲胎蛋白测定(AFP)-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定量法、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仪器法
肺癌二项(NSE+CYFRA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CYFRA21-1)
EB病毒DNA测定
EB病毒(EB)(DNA定量)
叶酸代谢能力检测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PCR-RFLP)
维生素A、D、E检测
维生素A、D、D2、D3、E检测
凝血四项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抗缪勒氏激素测定(AMH)
AMH(抗缪勒氏激素)是判断卵巢功能的一种检查,一般可结合性激素以及B超检查进行卵巢疾病的判断。
大便常规+潜血
大便常规+隐血试验是对大便常规及隐血进行检查的试验。大便常规检查包含:肉眼检查如它的颜色,性状及是否有粘液等;显微镜检查如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卵、异常细菌、真菌、原虫等。
小便常规
尿潜血(BLD)、尿蛋白(PRO)、尿酮体(KET)、尿葡萄糖(GLU)、尿胆红素(BIL)等
妇科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对外阴、阴道、宫颈以及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检查。
阴道炎联合物检测
五联一般是指检查细菌性阴道炎、线索细胞、念珠菌、滴虫、乳酸杆菌。具体检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
TCT宫颈液基细胞薄层
TCT检查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的简称,它用宫颈刷取宫颈表面及宫颈内约1.5厘米范围的脱落细胞,浸泡于“细胞保存液”中,经过滤使细胞随机均匀分散,在光镜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清晰薄层细胞,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早期病变征兆,同时TCT检查能检测出是否已感染病毒。
乳头瘤病毒HPV-杂交捕获法
HPV感染女性生殖道是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该检查主要是检测女性是否携带有HPV病毒,感染后可成为宫颈癌发病主要病因。HPV检查有多种分型,其中以HPV16、18、6、11型检查较为常见。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ST段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胸部CT平扫(薄层)
胸部螺旋CT有助于活动器官(如:心脏)的成像,以及清晰展示微小病变。
颈椎CT平扫(薄层)
颈椎CT该检查能清楚显示颈椎的形态、结构、椎间盘病变、韧带钙化及黄韧带肥厚,也能显示颈神经根及脊髓的形态、结构。
腰椎CT平扫(薄层)
通过CT检查,主要适用于脊柱外伤,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突出,原发性、继发性脊椎骨肿瘤和椎旁肿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平扫-薄层扫描成像加收
普通CT检查需要增加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平扫-薄层扫描成像加收,无论做同一张体检单开几个部位的CT,都只收取一次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平扫-薄层扫描成像加收。
乳腺钼钯
乳腺钼靶,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可以发现乳腺增生,各种良恶性肿瘤以及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可观察到小于0.1mm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是目前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是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
肝胆脾胰双肾子宫附件彩超
肝胆脾胰肾检查是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肝、胆、脾、胰、双肾)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的检查。女性子宫附件对子宫、卵巢进行检查,有无常见的妇科疾病疾病,看有无肿物、积液等。
双侧颈部大血管超声检查
颈部血管彩超又称为颈动脉彩超,是对颈部血管行彩超检查,观察有无动脉硬化、血管狭窄、阻塞等,是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指利用彩超设备,对心脏的心房、心室及血管结构,进行动态显示,以了解有无病变、评估心脏功能。
甲状腺彩超
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更清晰地观察甲状腺的结构,了解有无肿物、结节、肿大、炎症;可发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C13呼气试验
C13呼气试验,是一直无创检查方法,检查时只需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份,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的特点。
乳腺彩超
乳腺彩超是对乳腺疾病进行筛查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检查时将超声探头放在乳腺区域,利用声波界面反射来清楚的显现乳房内以及乳腺各成员组织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相邻组织是否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