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 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升高可提示肝胆系统疾病:如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炎等。 |
2 | 谷草转氨酶(AST) |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
3 | 谷氨酰转肽酶(GGT) | 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
4 | 碱性磷酸酶(ALP) | 是成骨细胞的一种外酶,它的表达活性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发育阶段可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肝胆、骨骼、甲状旁腺等疾患。 |
5 | 总蛋白(TP) | 用于检查机体的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状况等。 |
6 | 球蛋白(Glo) | 用于检查机体的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状况等。 |
7 | 白蛋白(ALB) | 用于检查机体的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状况等。 |
8 | 白/球比值(A/B) | 用于检查机体的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状况等。 |
9 | 总胆红素(TBil) | 用于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 |
10 | 间接胆红素(Ibil) | 用于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 |
11 | 直接胆红素(Dbil) | 用于黄疸诊断与鉴别诊断。 |
12 | 血清总胆汁酸(TBA)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时最敏感的肝功能试验之一,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他生化实验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另外,血清TBA测定对肝外胆管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胆管阻塞,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
13 | 血清胆碱酯酶(CHE) | 血清胆碱酯酶是肝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指标,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阿米巴肝病的诊断。 |
14 | 乙肝病毒DNA(HBV-DNA)定量 |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复制的指标;也是乙型肝炎治疗后观察疗效的指标。 |
15 | 丙肝病毒(HCV-RNA)定量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指标,可用于干扰素和其他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监测。 |
16 | 丁肝抗体(HDV) | HDV感染的标志。 |
17 | 甲胎蛋白(AFP)定量 | 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
18 | 肝胆脾胰肾彩超 | 各脏器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肿瘤、结石、炎症等)。 |
19 | 营养早餐 |
|
20 | 深度分析报告 |
|
21 | 抽血 |
|
22 | 总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