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内科 | 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2 | 外科 | 通过体格检查,检查皮肤、浅表淋巴结、甲状腺(外科)、乳房、脊柱、四肢关节、外生殖器及外科其它等重要脏器基本情况,发现常见外科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外科常见疾病。 |
3 | 癌胚抗原(CEA) | 系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胰腺癌的筛查、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胃、乳腺、肺癌等也可升高。对消化系统肿瘤筛查的广泛意义,同时也是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标志物 |
4 | 甲型胎儿蛋白(AFP): | 肝脏肿瘤筛查首选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卵巢、胃、胰腺癌、睾丸癌等肿瘤及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异常发现。 |
5 | α-L岩藻苷酶(AFU) | 原发性肝癌明显增高。其他如胰腺癌、子宫癌、胃癌可有不同程度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也可升高。(结果:需3个工作日) |
6 | 糖链抗原50(CA50) | 广谱肿瘤标志物,用于胰腺、肝、卵巢、肠道、胃、肺等肿瘤诊断及疗效监测。(结果:需5个工作日) |
7 | 铁蛋白(Ferritim) | 贫血相关肿瘤、肝癌、肺癌辅助诊断。铁储存标志。 |
8 | 肝功13项 | 谷丙转氨酶(ALT/GPY)、谷草转氨酶(AST/GOT0、γ-谷氨酰转移酶(r-G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更好地了解肝胆系统功能状况。 肝细胞损伤越大ALT、 AST、GGT等酶就越高。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胆管炎等疾病均可引起ALT、 AST、GGT等肝酶升高。 |
9 | 肝胆胰脾双肾彩超 | 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肝、胆、脾、胰、双肾)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良恶性病变鉴别;判断肾动脉狭窄等。 |
10 | 肝纤维化检查 | 用于慢性肝病的监测、诊断、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