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检查各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及肺部疾病,炎症,肝脾有无肿大等
外科
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乳腺、肛肠有无异常
眼科
检查视力是否正常,有无屈光不正、色盲以及眼部疾病等
血常规
通过血液分析可发现有无贫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等系统疾病。
尿常规
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粪检查(常规+潜血)
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肝功能14项
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在不同的情况下,肝功能化验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肾功能3项
检测肾脏功能,对肾炎、痛风、肾结石等肾脏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
血脂6项
检查有无高脂血症,评估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空腹血糖
是隔夜空腹后血液中的糖代谢情况,能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
能有效反映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甲状腺功能5项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同型半胱氨酸
升高会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血管紧张素I/Ⅱ
血管紧张素I/Ⅱ降低或升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他类型的高血压,也见于肾上腺癌、肾血管瘤、肾功能减退、肾炎等。
血清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91%,且持续时间长)。
电解质8项
用来评估有没有水电平衡紊乱的情况,如果出现部分含量异常,会出现全身无力,或者是心电图异常、脱水,食欲不振、乏力、精神萎靡、抽搐等情况。
抗可溶性抗原(ENA)
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见于多种风湿病患者,SLE、RA、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皮肌炎患者。
胃功能
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升高或降低常见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免疫功能5项
高见于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骨髓瘤,甚至某些单克隆疾病;低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治疗等。补体C3、C4浓度升高见于各种炎症性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心肌梗死、溃疡性肠炎、糖尿病、急性痛风、急性甲状腺炎和急性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各种风湿、类风湿的疾病。
甲胎蛋白(AFP)
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
α-L-岩藻糖苷酶(AFU)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敏感性好,阳性率高,是AFP阳性率的三倍以上,对AFP阴性病例及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极大,是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
糖类抗原Ca199
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胃癌抗原(Ca724)
主要见于胃肠道,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癌胚抗原(CEA)
广谱肿瘤标志物,胃肠道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血清中会升高。
糖类抗原(Ca50)
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胱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
参与肿瘤生长,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如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的诊断与监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NSE)
特别是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导致血清中NSE明显升高。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胸癌首选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可达60%,特异性可达95%,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男)
若血清中PSA和FPSA升高,而PSA/FPSA比例降低,则考虑前列肿瘤,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也可导致升高。
腹部超声
检查相应脏器大小、形态、结构、声像,了解有无各种良恶性病变,可筛查脂肪肝、结石、囊肿、肿瘤、血管瘤、肝硬化等病变,是腹部脏器必查的项目。
甲状腺超声
通过彩色超声仪检查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 判定是否有甲状腺肿大、结节、囊肿、肿瘤等。
前列腺超声
检查膀胱有无肿瘤,前列腺有无增生、肥大、囊肿、钙化等。
心脏彩色超声
主要检查心脏的形态学有没有什么异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也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检查方式。
颈动脉超声
能清晰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 并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及定位,还能对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是对颅底动脉血流进行评价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现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疾病的检查。
胸部CT平扫
筛查肺部和纵膈肿瘤,以及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评估心脏形态大小(备孕及怀孕期间暂禁检查)。
心电图
检查有无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等心脏缺血缺氧性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
了解胃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此感染与胃炎、胃溃疡、胃CA等发病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