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检查 内科 外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皮肤科 眼科 肛肠科
通过测量受检对象的身高、体重、心律、血压等基本生命指标,判断是否正常。具体检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眼压
眼压就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简称为眼压。正常范围内的眼压可以维持眼球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眼睛光学质量和眼内正常代谢。眼压过高过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眼的组织和视功能。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ST段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颈动脉+椎动脉+锁骨动脉彩超
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和椎动脉结构和异常等情况,可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甲状腺+甲状旁腺+颈部淋巴结
通过超声仪器检查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的相关疾病。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指利用彩超设备,对心脏的心房、心室及血管结构,进行动态显示,以了解有无病变、评估心脏功能。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而各种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壁弹性、结构性改变,改检查可以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
骨密度(腰、髋)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质疏松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
头颅核磁、颅脑血管核磁
头颅MRI检查是颅内各种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技术,并可作为一些疾病例如超急性脑梗死、脑转移瘤等的首选检查方法。
低剂量胸部CT
胸部螺旋CT有助于活动器官(如:心脏)的成像,以及清晰展示微小病变。
肺功能
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专门的医疗设备来检测人体呼吸时呼吸道产生的气流速度和气流量,从而了解呼吸功能是否正常的检查技术,包括众多具体项目。
无痛肠镜检查(含药)(需另约时间)
利用无痛技术对肠道进行检查,有上腹不适、上腹痛、进食减少、黑便、呕吐者,疑有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经各种检查尚未确认者,都应作肠镜检查来明确诊断。
无痛胃镜检查(含药)(需另约时间)
无痛胃镜是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先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在毫无知觉中完成胃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迅速苏醒。由于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毫无痛苦,可以避免患者在痛苦状态下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损伤,特别适合心理紧张、胆怯的患者。
C13尿素呼气试验
C13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检查时只需用户轻松呼气,通过测定呼气成份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的特点。
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简称OCT,是新型层析成像技术,可在眼科、牙科和皮肤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是继 X-CT 和 MRI 技术之后的又一大技术突破。
扫描激光眼底检查(SLO)
眼科检查是对眼外观是否正常、视力、色觉、辨色力以及是否有眼部疾病进行的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等,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血常规
通过检测血液细胞的计数及不同种类细胞、成分的分类来反映身体状况体检项目项目包含: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LY%)、单核细胞比例(MONO%)、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
尿常规+尿沉渣镜检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成分、形状等进行分析,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结石及了解肾功能,还可用于协助检查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等。
便常规+潜血
大便常规+隐血试验是对大便常规及隐血进行检查的试验。大便常规检查包含:肉眼检查如它的颜色,性状及是否有粘液等;显微镜检查如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虫卵、异常细菌、真菌、原虫等。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肝功九项
肝功能检查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包括蛋白系类指标、转氨酶系列指标、胆红素系列指标、血清蛋白电泳等。据此可以筛查出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肾功两项
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肾脏代偿性大,早期发现异常是非常重要。
血尿酸
血尿酸为体内核酸中嘌吟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过滤。
血脂四项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血脂的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血脂四项一般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种指标的水平。具体检查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其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血脂检测的重点项目。
抗线粒体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是针对线粒体的自身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维生素D检测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相关,维生素D主要由人体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合成,少部分从食物或补充品中摄入。
蛋白芯片肿瘤十项(男)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男性肿标PSA、女性的肿标CA125、EB病毒抗体等,还有其他很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将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是目前临床筛查肿瘤的常用方法。(具体检查项目,不同体检机构略有差异。)
甲功七项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常见的甲功检查项目有T3、T4、TSH、FT3、FT4以及抗体等,临床上根据检查数目不一样常分为甲功三项、甲功5项、甲功全套等检查。
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白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副产品。正常情况下,它会在叶酸、维生素B12、B6、相关酶的调控下分解为无毒的物质,然后从尿中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调控出了问题,同型半胱氨酸就会排不出去了,血中含量就会升高。同型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脑甚至遗传基因, 它至少与50种以上的疾病相关联。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可反映检查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
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简称血沉。
抗核抗体滴度与核型分析(ANA)
排除潜在的自身免疫相关问题,是辅助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食物不耐受14项
通过酶联免疫方法检验人群不同种食物的IgG水平,是对某些食源性慢性病预防的有效措施。
异常糖链糖蛋白
TAP,中文名叫“异常糖链糖蛋白”,利用肿瘤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的糖蛋白中糖链结构的异常来诊断肿瘤,TAP检测可有效筛查和浓缩肿瘤高危人群,结合其他检查,用于肿瘤筛查和早期发现。
风湿四项
风湿4项一般指: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 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 ESR)。具体检查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指标,影响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一般需抽血后,用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