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 | 临床意义 |
1 | 一般检查 |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可评价血压与体重是否正常,测定体重指数,可初步筛查高血压病 |
2 | 静脉采血 | |
3 | 血常规 | 通过血液分析可发现有无贫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败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 |
4 | 乙肝(定性) | 检测乙肝五项可了解是否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是否携带乙肝病毒 |
5 | 尿常规 | 检查有无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慢性肾病及其它与肾脏有关的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的辅助检查 |
6 | 便常规 | 通过对粪便的检查可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脏、胆囊、胰腺等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
7 | 肝功能七项 | 反映肝胆是否有病患,不同程度地评价肝功能 |
8 | 血脂四项 | 用于监测血脂代谢,家庭性高血脂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 |
9 | 血糖 | 通过血液检测,可了解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控制程度及进行饮食指导的主要指标。 |
10 | 肾功能 | 筛查肾脏是否受损,是否有急(慢)性肾功能减退或肾衰,有无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
11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 通过阴性和阳性来判断有无艾滋病病毒感染。 |
12 | 梅毒螺旋抗体凝集实验 | 来判断有无梅毒感染。 |
13 | 肿瘤筛查(定量) | 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结果相对于定性准确性更高。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结果相对于定性准确性更高。 |
14 | 丙肝病毒抗体 | 通过血液检查可筛查丙型肝炎。 |
15 | 免疫球蛋白检测 | 通过血液检测体内细胞免疫水平和体液免疫功能,从而科学评估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
16 | 风湿检测 | 通过血液检查可筛查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等。 |
17 | C-13呼气试验 | 了解胃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可导致胃粘膜损伤,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溃疡、胃癌密切相关,为诊断的“金标准”。 |
18 | 肝、胆、脾、胰、双肾彩色B超 | 查看肝、胆、脾、胰、双肾等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
19 | 子宫附件(女)彩色B超 | 查看子宫、输卵管、卵巢疾病及早期妊娠、异常妊娠、宫内节育环检查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
20 | 甲状腺彩色B超 | 通过彩色超声影像检查,可筛查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 |
21 | 心脏彩超 | 又称“心脏彩色多普勒”,可全面系统评价心血管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心脏功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诊断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病变及心脏肿瘤等疾病。 |
22 | 营养早餐 | |
23 | 内科 | 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肺炎、肝硬化、肝炎、胆囊炎、脾肿大、肾炎等疾病。 |
24 | 外科 | 筛查诊断:可筛选诊断皮肤病、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乳腺炎、脊柱畸形、关节病变、肩周炎、外痔等疾病。 |
25 | 眼科 | 检查视力是否正常,有无屈光不正、色盲等 |
26 | 口腔科 | 检查有无龋齿及其它牙齿疾病,口腔黏膜及口腔腺体有无异常 |
27 | 耳鼻喉科 | 检查听力是否正常,鼻、咽、喉、扁桃体有无异常病变 |
28 | 心电图 | 检查有无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等心脏缺血缺氧性疾病 |
29 | X线检查 | 对人体内部进行透视或者摄影的检查方法 |
30 | 基础妇检 | 检查生殖系统及附件有无异常,有无细菌感染、霉菌、滴虫等 |
31 | 白带常规 | 通过显微镜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确定阴道清洁程度,寻找病原体,确定阴道炎症性质。 |
32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 | 是目前检查子宫颈癌的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 |
33 | 乳腺彩超 | 发现有无乳腺占位性病变及乳腺增生 |